守护敦煌文化遗产
Bosch China Charity Center supports Mogao Caves
在敦煌这片千年文化与自然交融的土地上,敦煌研究院与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联合展开了一场科技与文物保护的深度合作。自2018年起,双方携手推进莫高窟颗粒物浓度监测项目,用现代科技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In Dunhuang, a land where centuries-old culture intertwines with nature, a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Dunhuang Academy and Bosch China Charity Center has emerged. Since 2018, the two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advancing the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project at the Mogao Caves, leverag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provide precise data support for thi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双方协作:从试点到成熟监测体系
2018年,在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和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首期莫高窟颗粒物浓度监测项目正式启动,试点验证了物联网技术在洞窟环境监测中的可行性。然而,敦煌恶劣的自然条件为团队带来了诸多挑战:传感器频繁因低温、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损坏,监测数据时常中断。这一阶段的经验让项目团队意识到,需要更高可靠性和定制化的工业级传感器设备。
“敦煌的环境条件非常特殊,我们通过试点阶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验证了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潜力,”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表示。“这让我们有信心继续推进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共同探索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2021年启动的二期项目中,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再次携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支持敦煌研究院全面升级了莫高窟颗粒物监测设备,覆盖了洞窟内外的多处环境。经过为期约一年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团队不但掌握了颗粒物浓度与沙尘天气及游客活动之间的关联,并将颗粒物监测纳入到莫高窟监测预警系统中,及时发布工作提示,为洞窟开放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持。
数据驱动:科学守护文物与游客体验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颗粒物监测项目不仅提升了敦煌研究院的管理能力,也对文物保护与游客体验的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团队发现,借助颗粒物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洞窟的环境数据,及时评估洞窟内空气质量状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洞窟开放策略,这项技术的应用让文物保护更加精准,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参观体验。
目前,在博世中国慈善中心的支持下,在3个不同开放状态的洞窟安装了颗粒物实时监测设备,同时在窟外安装了颗粒物与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实现了颗粒物与大气能见度的同步观测。这一系统不仅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环境管理的更高期待
在前两期项目的数据基础上,敦煌研究院与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正在探讨第三期合作,目标是进一步优化洞窟的自然通风条件和环境控制系统。
郑莉惠主任表示:“未来,我们希望能利用博世的技术研发力量,为敦煌莫高窟提供更高质量的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同时继续为文物保护领域贡献力量。”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研究团队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进一步完善洞窟的环境调控体系,既保护文物,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这一文化遗产。”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先生也表示:“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是世界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故而,动员社会力量、凝聚并整合各界多元资源优势,保护石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此乃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亟待各方携手共进,共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固基石。”
科技守护文化遗产的典范
莫高窟颗粒物浓度监测项目不仅是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生动案例,更展现了多方协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巨大潜力。在这一过程中,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专业知识与博世中国慈善中心的技术支持深度融合,为文物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项目的推进,这一科技与文化交汇的保护模式有望为更多历史遗址提供借鉴,让世界文化遗产在科技的守护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增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的话:
“ 敦煌的壁画静默地诉说着历史的辉煌。博世坚信,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借助科技的羽翼,我们不仅能够守护敦煌的千年文化,更能够将其精髓传承至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