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博世在中国

我相信,所以我坚持

Yan:从Customer TPM到Innovation TPM的蜕变之路

我相信,所以我坚持

我是来自博世车辆运动智控系统(VM)的Yan,现在在ESC团队,担任Innovation TPM一职,负责iTAS(智能转弯辅助系统)功能开发工作。在此之前,我是一名Customer TPM,工作角色的转变也给工作内容带来了全新挑战,我需要想的更细致更全面,比如在前期给客户做演示的时候就要考虑量产的种种风险,前期要做什么准备,安全性能如何保障等,每一个前置步骤会对后置步骤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我需要提前做好全局安排。在刚上任的短短两个月内,我梳理完了项目所有的环节与细节难点等,赢得了团队领导的高度认可,也使功能得以顺利的量产。

走没有人走过的路,iTAS family养成记

iTAS专攻车辆智能转弯,这项技术最初主要运用在越野车上,车辆轴距大,对转弯距离的要求就很高,而当车辆行驶在窄小道路上时,如何在车辆顺利转弯的时候还能保障安全,就成了我们的一个挑战。配备iTAS这个装置的车辆可以突破车辆转弯极限,缩小转弯半径并缩短转弯时间。在狭窄的路面上,无需驾驶员繁复的操作,功能启动后只需要几秒就能在窄小路面上完成180度掉头。

yan

第一代产品出来后不久,整车厂和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也纷纷追赶。我和团队清楚地意识到,在当前火热的市场下,长期来看,产品仍需不断创新,以防止被竞争对手赶超。因此,我们不敢停下脚步,积极获取吸收各方反馈,联动各个部门做优化和创新,使得我们的产品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对Innovation TPM很重要的一点是全局观,做一代产品的时候就需考虑二代产品的迭代与创新点,如性能提升,功能拓展,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应用场景等。所有的过程当时觉得压力山大,但现在回想起来和团队一起奋战的日子,又觉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yan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行驶安全保驾护航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开发速度和稳定性,我们接到的客户需求是从零开始开发全新功能,尽可能快的量产入市场。我带领团队对所有待办事项进行了梳理,明确每个工作包的具体内容及所需时间,评估项目进度,并利用项目管理技巧压缩时间线,如并行处理任务或简化流程。但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深刻在博世基因里的质量与安全,我们必须要向客户争取更多的时间,以确保完成必要的测试与验证。

最终我们顺利的以中国速度完成了产品的量产,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客户沟通时,我们通过高水准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向客户耐心解释为何某些步骤不可省略,并提出优化方案,如提供中间版本软件满足早期测试需求,软硬兼施,既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又为行驶安全保驾护航。

yan

紧密配合、高效迭代成就高绩效团队

团队的工作难度较大,但成员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做的是一项从0到1的工作,是新功能的开创者,没有前人引路,项目规划做的再细致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完美计划一切,包括后续的软件设计也是一样的,到了测试的时候,不免会发现很多问题,需要再次回到系统、软件关进行迭代。这期间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车辆实验和数据作为基础,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与理解。

yan

我们日常的工作场景经常是团队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群策群力,时不时的在讨论中会有新的创意产生。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团结就是力量,克服了很多看似克服不了的难题。

yan

最近,团队内的两位同事获得了博世发明家大奖,他们前往了德国,和G1、和总部进行沟通交流。更让我自豪的是,iTAS项目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国团队的本土研发能力,还加强了本土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的方案很有可能会上总部的平台,在别的国家落地生根。在未来几年,团队会继续携手前行,积极创新,解决客户痛点,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